×

當前位置:首頁 >學院新聞

派拉蒙被吞並了!

藍色奔騰 作者:藍色奔騰

2025-08-27 18:10:40
1

說明:文中所有的配圖均來源於網絡

8月7日,影視行業迎來重磅消息:派拉蒙環球公司(Paramount Global)旗下派拉蒙影業(Paramount Pictures)正式易主,其新合作夥伴並非傳統影視巨頭環球、迪士尼或流媒體平台Netflix,而是曾與其合作、如今野心勃勃的天舞傳媒(Skydance Media)。這場並購後,新公司定名為“Paramount, A Skydance Corporation”,標誌著派拉蒙實質上被天舞傳媒收購,成為其集團版圖中的一員。

派拉蒙的新標誌

為促成此次收購,天舞傳媒斥資80億美元,其底氣源自背後強大的資本支持——公司CEO大衛・埃裏森(David Ellison)正是全球軟件巨頭甲骨文(Oracle)創始人拉裏・埃裏森(Larry Ellison)之子。這一家族背景,讓天舞傳媒不僅在影視製作領域有所建樹,更在虛擬製片、AI動畫、數字資產管理等前沿科技領域廣泛布局,早已突破傳統影視公司的邊界。

大衛・埃裏森

而甲骨文作為與IBM齊名的傳統IT巨頭,同時又是雲計算領域能與亞馬遜、微軟一較高下的挑戰者,其雄厚實力與電影行業看似格格不入。那麼,科技資本為何不惜重金吞並好萊塢大型電影製片廠?其背後的戰略意圖值得深思。

並購完成後,大衛·埃裏森在公開信中詳細闡述了派拉蒙的“改造”藍圖。他宣布,自明年起,公司將把旗下流媒體平台Paramount+與免費電視服務Pluto TV遷移至“統一技術棧”,以提升性能、削減運營成本。他更將派拉蒙定位為一家“科技先鋒公司”,明確表示將深度借鑒矽穀創新經驗,推動技術驅動的轉型。具體而言,AI輔助翻譯、虛擬音場技術、專有廣告技術棧等前沿科技,將成為派拉蒙未來重點應用的方向。

傳統電影製片廠與矽穀經驗、新技術的融合,預示著派拉蒙或將蛻變為一個全新的娛樂科技綜合體。這一變革並非孤例:2022年,亞馬遜以85億美元收購米高梅,已引發行業震動;如今,作為好萊塢“五大片廠”之一的派拉蒙與天舞傳媒合並,更標誌著科技資本對好萊塢的深度滲透與重構。

從亞馬遜到天舞傳媒,科技巨頭的接連入場,是否意味著好萊塢已進入“科技資本主導”的新時代?帶著疑問看這場“豪門與新貴”的聯姻,能看出更多門道。

01
老貴族已難支撐大城堡:派拉蒙的困境與掙紮

派拉蒙影業,作為美國電影工業的元老級存在,位列好萊塢“五大片廠”(迪士尼/福斯、華納兄弟、環球、派拉蒙、索尼哥倫比亞)之中,堪稱美國電影輝煌曆史的象征。

從風靡全球的《教父》係列,到驚險刺激的《奪寶奇兵》;從溫暖治愈的《阿甘正傳》,到持續煥發生機的《碟中諜》係列,派拉蒙打造了無數經典IP,這些作品不僅在票房上屢創佳績,更在電影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其標誌性Logo——一座被繁星簇擁的雪山(傳說靈感源自猶他州的Ben Lomond山),辨識度極高,成為全球影迷心中電影公司的經典符號。

派拉蒙的標誌性Logo

然而,時過境遷,在流媒體浪潮洶湧、社交短視頻風靡以及行業合並重組的大背景下,派拉蒙這艘昔日的巨輪,正麵臨著方向性的艱難抉擇。

先來看一組觸目驚心的數據:2023年,派拉蒙全球(Paramount Global)全年營業虧損超過4.5億美元;到了2024年,虧損更是急劇擴大至53億美元。如此巨大的財務窟窿,讓派拉蒙的處境岌岌可危。

派拉蒙全球2023年虧損4.5億美元,2024年虧損53億美元

流媒體領域,派拉蒙雖有所布局,其平台Paramount+全球用戶接近8000萬,但在全球主要流媒體平台中僅位列第四,遠遠落後於傳統競爭對手迪士尼和華納。疫情期間,流媒體行業迎來爆發式增長,但大部分新增用戶被Netflix、迪士尼和華納等巨頭收入囊中,派拉蒙的Paramount+和NBC環球的Peacock隻能分得殘羹冷炙。時至今日,除Netflix外,其他流媒體平台大多仍處於虧損狀態,或勉強維持盈虧平衡。而最新二季度業績顯示,Paramount+流媒體服務在第二季度流失了130萬用戶,盡管這一數字好於分析師預期,但用戶數量的不增反減,無疑凸顯了流媒體行業競爭的殘酷與激烈。目前,Paramount+全球訂閱用戶總數為7770萬,其所屬直銷部門(DTC)公布的營業利潤雖高於去年同期,但整體形勢依然嚴峻。

Paramount+全球用戶僅位列第四

傳統電視業務的加速衰落,更是讓派拉蒙雪上加霜。廣告業務收入因電視行業的低迷而連年下滑,派拉蒙在傳統電視業務方麵的收入下降6%,至40.1億美元,營收更是下降了15%,至8.63億美元。

派拉蒙第二季度的營業利潤率為5.8%,同比增長83.9個百分點

電影行業同樣困境重重。全美線下影院受疫情影響嚴重,至今仍未完全恢複元氣。派拉蒙最新的王牌IP《碟中諜7》製作成本飆升至2.9億美元,盡管主演阿湯哥全力以赴,奉獻了一場精彩絕倫的動作大戲,但全球票房僅5.7億美元,與前作《碟中諜6》(製作成本1.8億美元,全球票房7.9億美元)相比,成績相差甚遠。最新數據顯示,派拉蒙電影部門2025年二季度虧損達8400萬美元。

內容製作成本高昂、發行渠道未恢複至疫情前水平、自有流媒體平台缺乏競爭力、營收增長停滯不前……種種因素疊加,導致派拉蒙盈利能力急劇下降。如今的派拉蒙,恰似一位老貴族,雖擁有輝煌的曆史和龐大的產業,卻難以支撐起日益沉重的運營負擔,大城堡的輝煌已難以為繼。

02
媒體大亨“雷石東家族”黯然退場:派拉蒙背後的興衰沉浮

派拉蒙所麵臨的業務困境,猶如一麵鏡子,清晰映照出其背後實控人進退維穀的艱難處境。

派拉蒙背後的全美娛樂公司(National Amusements, Inc.),由已故媒體大亨薩默·雷石東(Sumner Redstone)一手創立並掌控多年。在薩默的精心經營下,全美娛樂公司構建起了一個龐大的媒體帝國,派拉蒙影業便是其中耀眼的明珠。然而,2016年,老雷石東被法院判定精神上失能,其女莎莉·雷石東(Shari Redstone)接過了掌控媒體王國的重任。

莎莉·雷石東

莎莉雖成為派拉蒙的控股人,卻並未深度參與公司的日常運營。她手握77%的投票權,這本應是一把開啟公司輝煌未來的鑰匙,然而,在她的管理下,派拉蒙卻陷入了一係列危機之中。

戰略上的搖擺不定,成為派拉蒙發展的首要阻礙。當Netflix、Disney+等流媒體巨頭如日中天時,派拉蒙在“堅守傳統”與“徹底轉型”的十字路口徘徊不前。2021年,Paramount+雖姍姍來遲地正式推出,但在內容投入、市場拓展和品牌認知等方麵,始終落後於競爭對手。它既想守住傳統電視網絡CBS的盈利根基,又渴望在流媒體的激烈爭奪中分得一杯羹,結果卻是在兩個戰場都未能達到預期目標,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內容方麵,盡管派拉蒙旗下坐擁《星際迷航》《教父》《碟中諜》等眾多知名IP資源,但缺乏爆款作品的持續輸出,對年輕用戶的吸引力也嚴重不足,難以在新時代的娛樂市場中站穩腳跟。

管理層的頻繁動蕩,更是讓派拉蒙雪上加霜。2023年,CEO鮑勃·巴基什(Bob Bakish)與董事會之間關係緊張、溝通不暢,最終在2024年春季黯然離場。在他任職期間,派拉蒙試圖通過出售資產、裁員降本、合並部門等一係列“應急式”操作來緩解危機,但這些舉措並未從根本上扭轉局麵,反而導致員工士氣低落,內容生態遭到削弱。而繼任的三位聯席CEO領導模式,更是引發了外界的廣泛質疑。權力分散、協調複雜,使得戰略執行進一步失控,公司的發展陷入了混亂無序的狀態。

鮑勃·巴基什(已卸任)

資本壓力的持續加劇,則成為壓垮派拉蒙的最後一根稻草。派拉蒙的廣告收入持續下滑,傳統有線電視業務陷入結構性衰退,而流媒體部門又長期處於虧損燒錢的狀態。到2024年底,公司債務如雪球般越滾越大,攀升至160億美元以上,評級機構也接連下調其信用評級。莎莉雖持有控股權,但卻沒有實質的資本注入能力。她既無法像蘋果或亞馬遜那樣為派拉蒙提供雄厚的資金支持,也無法像Netflix那樣吸引外部融資來推動內容擴張。

隨著股東施壓力度的不斷加大、公司營收的持續下滑以及戰略突破口的遲遲未現,莎莉最終被迫鬆口,希望對派拉蒙進行徹底的變革。她原本寄希望於引進外部資本,同時保留公司的控製權。然而,現實卻無比殘酷。在資本主導、算法驅動、全球互聯網無國界競爭的新時代裏,僅靠控製權和傳統IP,已經無法再維係一個傳統媒體帝國的昔日榮光。如果莎莉不放棄控製權,就沒有資本願意充當“白衣騎士”,為這家百年老店的資產負債表充值續費。

這不僅是派拉蒙一個時代的終結,更是“家族式媒體帝國”在當代娛樂工業巨變中難以為繼的典型縮影。

03
“極客富豪”接盤“好萊塢標杆”:一場多方博弈下的行業新局

在派拉蒙深陷困境、舉步維艱之時,誰有能力且願意挺身而出,成為拯救它的“白衣騎士”呢?

理想的拯救者,需具備多重特質。它得是媒體圈的資深玩家,深諳傳統媒體的運作規則;同時要自帶創新基因,能助力老牌巨頭破舊立新,重新激發創造力;還得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為派拉蒙在轉型過程中持續“輸血”,彌補資本消耗;此外,還需對派拉蒙了如指掌,能精準引導其走上契合自身的發展道路。此時,一個堪稱完美的“救星組合”浮出水麵——長期與派拉蒙合作的新銳媒體公司天舞傳媒,及其背後的老板大衛·埃裏森,還有他的父親拉裏·埃裏森。

甲骨文創始人拉裏·埃裏森

拉裏·埃裏森,可謂聲名遠揚。他是甲骨文的創始人,不久前剛剛榮升為僅次於馬斯克的全球第二富豪。甲骨文在上個世紀便是全球軟件領域的領軍企業,獨占鼇頭。進入互聯網時代,甲骨文又敏銳地抓住雲計算的風口,成功轉型為僅次於亞馬遜、微軟、穀歌的二線雲服務提供商。不僅如此,憑借拉裏·埃裏森出色的政商關係,自2020年起,甲骨文成為TikTok在美國最重要的運營合作夥伴。TikTok美國的業務不僅運行在甲骨文的雲平台上,甲骨文還代表美國監管機構對其在美國的業務進行安全審計和監督。如此看來,拉裏·埃裏森要錢有錢、要技術有技術、要人脈有人脈,無疑是拯救派拉蒙的絕佳人選。

而正式走到台前的,是拉裏·埃裏森之子、天舞傳媒的創辦人和CEO大衛·埃裏森,這位年僅42歲的青年才俊,在影視界已嶄露頭角。別看他年紀輕輕,天舞傳媒與派拉蒙卻有著長期且深入的合作,共同參與了《碟中諜》係列、《壯誌淩雲:獨行俠》等多部大片製作。

拉裏·埃裏森與大衛·埃裏森

天舞傳媒創立於2010年,憑借參與製作科恩兄弟執導的奧斯卡提名影片《大地驚雷》,大衛·埃裏森和他的天舞傳媒一戰成名。這部天舞傳媒製作的首部劇情長片,以3800萬美元的預算斬獲超過2.5億美元的全球票房,成績斐然。監管文件顯示,截至2024年年中,天舞傳媒已製作或聯合投資了35部劇情長片,其中24部是與派拉蒙攜手完成的。

翻拍的《大地驚雷》

長期與派拉蒙的合作,讓天舞傳媒深度了解其運營模式與業務流程。在實際項目投資與分成過程中,天舞傳媒與派拉蒙管理層建立了深厚的信任關係。這些優勢,為天舞傳媒收購派拉蒙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可以說,大衛·埃裏森和天舞傳媒對派拉蒙的流程、人脈、係統都極為熟悉,很難再找到比他們更合適的收購方了。

這一收購事件,乍一看頗似宮鬥劇:老貴族的掌上明珠因家道中落,被當年陪讀的少年公子迎娶入門,讓人感覺似曾相識。然而,背後的原因遠非如此簡單。這並非一樁單純的資本並購,而是媒體版圖重構、技術範式轉移和美國政壇博弈等多條線索相互交織的結果。在媒體行業格局深刻變革、技術迭代日新月異、政治因素影響愈發顯著的當下,派拉蒙的命運走向,無疑將為整個行業帶來新的變數與啟示。

04
科技巨頭的“媒體帝國夢”:天舞傳媒收購派拉蒙背後的行業變革

推動大衛·埃裏森和天舞傳媒決定收購派拉蒙的,是埃裏森家族進軍媒體行業的勃勃雄心、派拉蒙自身巨大的增長潛力,以及一場充滿未知的政治博弈。這一決策,猶如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在媒體行業激起層層漣漪。

製作方的困境與轉型渴望

在與派拉蒙的合作曆程中,大衛·埃裏森深刻意識到,單純作為製作方參與媒體行業,會受到平台方(如派拉蒙、Netflix等)的諸多限製。內容的定價權牢牢掌握在平台手中,製作方隻能被動接受。當平台發現內容采購成本過高時,往往會果斷甩開第三方內容製作機構,轉而組建自己的內容製作團隊,以此實現“降本增效”。

從2012年Netflix製作《紙牌屋》開始,原本毫無內容製作能力的互聯網公司便從零起步,逐步構建起能夠與六大影廠製作團隊相媲美的原創能力。到2025年上半年,最受歡迎的原創流媒體劇集前十中,有四部來自Netflix,其原創實力碾壓其他所有平台。“自產自銷”已然成為流媒體內容製作發行領域效率最高的模式。

這一幕讓人不禁聯想到“好萊塢1948年反托拉斯案”,也就是影響美國電影業百年的“派拉蒙法案”誕生的背景。當時,裁決要求美國影廠不得擁有自己的院線,也不得要求影院對自己公司的影片獨家包銷。這一裁決徹底改變了美國電影工業的製作、發行和播映方式。然而,時過境遷,2020年“派拉蒙法案”正式廢除後,製作和發行的垂直整合徹底合法化,並成為高效率的代名詞。

作為製作方的天舞傳媒,自然渴望進一步涉足發行環節,掌控屬於自己的平台。收購派拉蒙,就意味著天舞傳媒的內容製作將從“賣給平台”轉變為“自己掌握平台”,實現從內容生產到渠道發行的全麵掌控。

天舞傳媒的平台渴望與派拉蒙的價值

天舞傳媒自身具備強大的內容製作能力,涵蓋動畫、遊戲、電影、電視等多個領域,但在直接觸達用戶方麵卻存在明顯短板。若想在媒體行業成為一線玩家,擁有自己的平台至關重要。而派拉蒙,正是天舞傳媒進軍平台領域的絕佳門票。

派拉蒙能為天舞傳媒帶來諸多寶貴資源:首先是現成的7700萬訂閱用戶群,這為天舞傳媒的內容傳播提供了龐大的受眾基礎;其次是海量內容版權庫,包括CBS、MTV、Nickelodeon、Showtime等知名品牌的內容,這些豐富的版權資源是天舞傳媒拓展業務、吸引用戶的有力武器;最後是國際化的發行管道,覆蓋英國、拉美、東南亞等市場,有助於天舞傳媒將業務拓展至全球。

對於天舞傳媒而言,收購派拉蒙是一次“平台躍遷”。它不再依賴Netflix或其他流媒體的渠道分發內容,而是直接成為管道擁有者,同時還能獲得CBS、Showtime、MTV等大量版權內容,就如同購買入場券的同時,還獲贈了一套高價值贈券和VIP通道。

科技與媒體的融合趨勢

近年來,媒體行業越來越多地被互聯網企業滲透。Netflix積極打造自身內容,迪士尼推出Disney+,亞馬遜收購米高梅,蘋果擁有Apple TV+。如今,派拉蒙背後有了天舞傳媒,而天舞傳媒背後則是甲骨文,這無疑是矽穀與好萊塢的一次深度聯姻。

站在前台的天舞傳媒在虛擬製片、AI動畫、數字資產管理等領域投入大量資源。它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拍片公司”,而是致力於將傳統影業重構為一個技術主導的內容工廠。而天舞傳媒背後的甲骨文,既是與IBM比肩的傳統IT巨頭,又是在雲計算領域能夠與亞馬遜和微軟一較高下的挑戰者。

更為關鍵的是,甲骨文目前運營著TikTok美國的雲計算平台,同時承擔著TikTok美國的數據與運營的安全審計。如果TikTok美國的業務未來出售給美國企業,甲骨文極有可能是收購團體中的重要成員。這意味著,甲骨文有機會同時將觸角延伸至社交短視頻代表的互聯網媒體和派拉蒙代表的傳統媒體領域,並有可能融合兩者優勢,創造出全新的媒體業務模式。

繼米高梅被亞馬遜收購後,派拉蒙將成為第一個被新興科技資本(非傳統媒體公司)徹底收購的“五大”影廠成員。這一事件標誌著傳統影視公司的獨立性正在逐漸終結,好萊塢正式進入“科技資本主導”的新階段,內容、技術、平台、數據的整合成為行業發展的核心趨勢。

媒體企業的進化之路與天舞傳媒的規劃

媒體企業紛紛踏上各自的進化之路。迪士尼通過整合平台(Disney+)、IP和主題樂園,實現多元化發展;Netflix則成為內容與技術的完美結合典範。而天舞傳媒與派拉蒙的合並,或許會打造出一個“特斯拉+迪士尼”的混合體,在技術和內容領域雙管齊下。

大衛·埃裏森在上周四合並結束後的公開信中,詳細闡述了他對派拉蒙的規劃。他宣布未來將把業務拆分為三個不同的部門:製片工作室、直接麵向消費者的媒體和電視媒體。此次重組旨在提高效率,因為新公司正準備首次將整個業務遷移到單一技術平台。公司計劃從明年開始將Paramount+和Pluto TV遷移到“統一的技術棧”,以提升性能並降低運營成本。從技術和係統入手整合業務,這是矽穀企業熟悉的操作模式。

大衛·埃裏森強調,他認為派拉蒙是一家“科技先鋒公司”,將更多地借鑒矽穀的經驗。他列舉了AI輔助翻譯、虛擬音場和專有廣告技術棧等希望廣泛應用的技術。天舞傳媒在AI視覺、虛擬製片、遊戲引擎等領域積極布局,希望將這些先進技術整合進派拉蒙的傳統製作流程,提升效率與個性化內容投放能力。

大衛·埃裏森的目標十分明確:構建一個既懂技術、又擁有豐富IP和強大內容原創能力,還能直接觸達終端用戶的新型娛樂帝國。這與傳統派拉蒙的結構性老化形成鮮明互補——百年媒體巨人組織僵化、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已日益凸顯。

如今,合並收購已塵埃落定。80歲的拉裏·埃裏森和他42歲的兒子大衛·埃裏森成為好萊塢最有權勢的二人組之一,對電視節目、電影、新聞等領域產生巨大影響力。作為派拉蒙公司的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和50%投票權的掌控者,大衛·埃裏森接手了一個擁有1200多部電影的娛樂帝國,以及另外2400部電影的發行權。其他媒體資產還包括音樂頻道MTV、尼克兒童頻道(Nickelodeon)、Showtime和CBS新聞。

這場收購不僅是埃裏森家族的媒體帝國夢的開啟,更是媒體行業在科技浪潮推動下深刻變革的縮影。

05
總統“祝福”下,行業合並的微妙局

在行業這場重磅合並收購事件裏,川普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要知道,這類合並需獲得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批準,過程充滿波折,曆經數月審查與動蕩才見分曉。

在這漫長的審查期,川普正與派拉蒙旗下的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王牌節目《60分鍾》對簿公堂。這場官司如同一團亂麻,糾纏不清,讓雙方都頭疼不已。最終,派拉蒙選擇支付1600萬美元,用於建設川普未來的總統圖書館,以此了結了這樁“燙手山芋”般的官司。

說來也巧,和解協議達成後不久,FCC的合並審批便迅速通過。坊間對此議論紛紛,不少人猜測這一和解協議實則是安撫川普的隱性賄賂,畢竟時間節點太過微妙,很難不讓人浮想聯翩。

幾周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又拋出一枚“重磅炸彈”,以成本超支為由,宣布將於明年5月停播斯蒂芬・科爾伯特(Stephen Colbert)的深夜秀。要知道,科爾伯特的節目一向對川普持批評態度,其犀利的言辭常常引發廣泛關注。此時宣布停播,難免讓人覺得背後有政治因素的影子。

與此同時,大衛·埃裏森的天舞傳媒做出書麵承諾,宣稱公司節目將體現“來自不同政治和意識形態領域的多元化觀點”,還會“采取措施根除損害國家新聞媒體信任的偏見”。這一承諾看似積極正麵,但結合當下局勢,也被視為向川普示好的舉動。無論是派拉蒙還是天舞傳媒,似乎都在給足川普麵子。

從公司股權結構來看,大衛在合並後的派拉蒙擁有50%的投票權,看似權力不小,但實際上他的父親老埃裏森才是資金和股權的真正掌控者,大衛從預算到關鍵投資的所有事項都需父親批準。

老埃裏森與川普關係匪淺,有著長期合作關係。今年1月,老埃裏森為白宮宣布的5000億美元“星際之門”AI基礎設施計劃站台;同月,川普表示願意接受老埃裏森牽頭的TikTok收購案,還延長了TikTok的出售截止日期。此外,老埃裏森承諾對CBS進行全麵改革,這讓在媒體方麵吃過不少苦頭的川普十分開心。7月,川普談及老埃裏森時讚不絕口,稱其能把CBS管理得很好,收購是劃算買賣。

在總統看似“祝福”的背後,行業合並的這場局,實則充滿了複雜的政治與商業博弈。

特朗普宣布斥資 5000 億美元啟動人工智能項目“星際之門”

06
新“王朝”的曙光?

自1912年派拉蒙呱呱墜地,至2025年與天舞傳媒喜結連理,整整113年歲月悠悠,恰似一個舊王朝緩緩落幕。

莎莉·雷石東揮手作別,大衛·埃裏森閃亮登場。這可不隻是兩位家族後輩的命運交接,更是整個媒體產業跨時代的更迭。如今,電影早已不是過去單純依賴“劇本 + 導演”的藝術小天地,它搖身一變,成了集平台、數據、內容宇宙於一身,由技術驅動的超級商業產品。

派拉蒙欣然“出嫁”,並非僅僅因為孤立無援;天舞傳媒執著求娶,也不隻是野心在作祟。這場合並收購,實則是好萊塢傳統貴族與矽穀新貴之間的一場雙向奔赴——一方放下往昔的矜持,一方開啟榮耀的加冕。

這樁聯姻,究竟是歡喜冤家式的短暫結合,還是未來新王朝的輝煌起點?一切尚未可知,讓我們懷揣期待,靜候時光揭曉答案。

END
0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