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3個offer!這倆專業連報無敵了



以UE場景設計師為就業目標的同學,學完模型創建後,可以自己製作需要的模型素材,方便製作出更優質的場景資產;
而以次世代模型師為就業目標的同學,學了UE美術後,能更好理解實際的工作流程,提高對項目全流程的配合邏輯,避免出現作品和後續流程“水土不服”的尷尬局麵。
另外,現在行業的趨勢多為“一專多能”,多學一個專業,可以勝任崗位要求更複雜的崗位,說不定多學的某項技能,就能幫你從眾多求職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當然,兩個專業因學習重點不同,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習基礎等評估一下上手難易程度,找一個合適的方向做重點提升,使其成為一級技能,其他知識點和技能點,可以作為二級技能來為一級技能打輔助。
為了方便大家做選擇,這裏星仔分別給大家列舉一下模型班和UE班所麵向的就業方向:

模型班就業前景

一、行業需求驅動
影視製作:從院線大片到網絡劇,特效鏡頭占比持續攀升,3D模型是特效基礎。如科幻電影裏的外星生物、奇幻劇中的神話場景,都離不開模型師的工作。據統計,頭部影視項目中,3D建模相關崗位投入占比超特效製作總成本的30% ,專業人才缺口大。
遊戲開發:端遊、手遊、主機遊戲百花齊放,高品質3D角色、場景是產品核心競爭力。開放世界遊戲(如《原神》類)對精細3D模型需求海量,一家中型遊戲公司,僅角色建模團隊就可能超 20 人,且隨著遊戲畫麵追求寫實、沉浸感,對模型師技藝要求提升,也意味著薪資水漲船高。
虛擬數字人:元宇宙、直播帶貨、虛擬偶像賽道爆發,虛擬數字人從建模(形象設計、骨骼綁定)到後期應用全流程,模型是第一步。像虛擬主播運營公司,急需專業人才打造獨特人設的數字人,該領域預計未來5年人才需求年增25% 。
模型專業階段作業
二、細分就業方向
影視3D建模師:為電影、劇集製作虛擬場景、道具、角色模型,需適配影視工業化流程(如與特效團隊、實拍結合),掌握高精度模型製作與資產優化,薪資方麵,一線城市資深影視建模師月薪可達20-35K 。
遊戲角色/場景設計師:聚焦遊戲美術風格,角色設計師塑造差異化人設(外觀、服飾、骨骼適配動畫);場景設計師構建遊戲世界框架(建築、自然環境、氛圍營造 );遊戲大廠中,資深角色設計師參與爆款項目,年薪超30萬常見。
次世代模型師:主打高精度、寫實化,運用ZBrush雕刻、PBR流程(物理基於渲染),為3A遊戲、高端影視提供資產,因技術門檻高,人才稀缺,薪資普遍高於傳統3D崗位1.5 - 2倍 。
3D打印與工業衍生品:影視遊戲IP衍生品(手辦、雕塑)借助3D造型轉化為實體,3D 造型師需懂模型簡化適配3D打印,從《星球大戰》手辦到國漫IP周邊,該領域為造型師開辟商業變現新路徑,且訂單式項目靈活,可兼職或創業。

模型+UE學員畢業入職英雄遊戲
三、發展趨勢與優勢
技術迭代助力:虛幻引擎、Blender等軟件迭代,降低部分基礎流程難度,但提升創意與藝術把控要求,懂新技術 + 藝術審美 的3D造型師更具優勢,可參與虛擬拍攝(如影視綠幕+實時3D場景合成)等前沿項目;
跨領域適配:掌握3D造型,可跨界到建築可視化(房產3D看房、城市規劃模擬 )、VR/AR(教育、醫療場景建模 ),技能複用性強,拓寬就業邊界,應對單一行業波動風險;
自由職業與創作空間:平台化協作(如美術眾包網站)成熟,3D造型師可接單獨立創作,積累作品後打造個人IP(如原創3D藝術雕塑、數字藏品 ),實現創作與商業價值結合,收入模式更靈活 。

UE美術班就業前景

一、核心行業剛需持續
遊戲研發:虛幻引擎(Unreal Engine)已成 3A 遊戲、開放世界手遊標配(如《鳴潮》、《黑神話:悟空》 ),需大量懂虛幻美術流程的人才。
就業方向從場景搭建(用 Quixel 資產 + 地形係統造沉浸世界)、材質燈光(PBR 流程實現寫實 / 風格化質感),到特效設計( Niagara 係統做技能、環境特效 );崗位覆蓋虛幻引擎美術師(年薪15-40萬)、遊戲視效設計師(側重技能特效、過場動畫 )等。
遊戲迭代快,項目組對 “能快速用虛幻出 Demo、優化美術資產” 的人才需求迫切,大廠為搶人,常為資深虛幻美術開 20 - 50 萬年薪 + 項目獎金 。
入職騰訊學姐在校作業
影視製作:虛擬拍攝(Virtual Production)爆發,虛幻引擎實時渲染替代傳統綠幕後期,《曼達洛人》《阿凡達 2》 已驗證其效率。
這方麵需要虛幻影視美術指導(統籌虛擬場景搭建、光影匹配實拍 )、實時特效師(用虛幻做現場實時特效預覽 ),一線影視公司這類崗位月薪1.5-4萬 ,且因技術新、人才少,議價空間大。
短劇、網大也在跟進虛擬拍攝降本,二三線城市影視公司開始布局,為本地化人才提供機會。
二、新興賽道爆發式增長
元宇宙與虛擬空間:虛擬演唱會(如周傑倫元宇宙演出 )、數字展館(博物館 / 品牌虛擬展廳 )、虛擬地產,都依賴虛幻引擎構建3D空間;崗位一般有元宇宙場景搭建師(造虛擬城市、互動空間 )、虛擬活動美術師(設計舞台、特效 ),互聯網大廠(騰訊、字節)布局元宇宙業務等等,這類崗位起薪10-25K/月 ,還可參與數字資產(NFT 場景、虛擬道具 )創作,享額外收益。
虛擬數字人 “皮套”(驅動數字人形象的美術資產 ),需用虛幻做實時渲染優化,對標數字人美術工程師崗位,人才稀缺,頭部公司年薪可開到30-60萬。
AR/VR與交互體驗:VR 遊戲(如《半條命:Alyx》 )、AR 文旅(景區虛擬導覽 ),依賴虛幻引擎實現沉浸式視效;崗位如VR/AR 美術優化師(適配設備性能,保證畫麵流暢 + 精美 )、交互視效設計師(讓特效響應玩家動作 ),隨著蘋果Vision Pro等交互設備的普及,該領域人才需求年增30%,薪資隨技術壁壘水漲船高 。


三、職業發展與跨界優勢
技術縱深與管理崗:從初級虛幻美術專員(做基礎場景 / 特效模塊 ),到技術美術(TA)(解決美術與引擎適配問題,如材質管線優化 ),再到項目美術總監(統籌虛幻項目美術風格、流程 ),晉升路徑清晰。TA技術美術因同時熟悉技術+美術,是團隊核心,年薪可開到25-60萬不等,總監級更有機會參與項目分紅。
跨界適配與副業拓展:技能可跨界到建築可視化(用虛幻做樓盤3D漫遊、城市規劃演示 )、工業設計(產品虛擬展示、機械動畫 ),甚至教育課件(虛擬實驗室、曆史場景還原 ), freelance(自由接單)時,單項目收入2-10萬不等。
UE美術學生參考《黑神話:悟空》做的場景作業
此外還有虛幻美術培訓師(教引擎操作、視效流程 )、數字內容創作者(在 ArtStation、B站分享作品/教程 ),積累粉絲後接廣告、課程變現。
目前行業中,同時懂 “虛幻引擎全流程+美術創意+視效邏輯” 的人才不足10%,但影視遊戲、元宇宙、XR等領域的人才需求井噴,未來5年崗位缺口持續擴大。
隻要跟上引擎更新(如虛幻 5.3 納米級渲染、Lumen 全局光照優化 )、深耕細分領域(虛擬拍攝 / 元宇宙場景 ),該專業不僅就業廣、薪資高,還能借技術風口,實現從 “打工人” 到 “數字內容創作者/技術專家” 的躍遷,長期發展天花板極高 。

這麼好的機會已經擺在大家眼前了。學吧!妥妥提高個人競爭力!
一 END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