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黑神話·悟空》背後的動作捕捉技術
《黑神話:悟空》真的太火了,不管是場景還是角色都體現了一個詞:高度真實。
這種高度真實的畫麵效果,是如何實現的?前麵我們分析過,主要是用虛幻引擎5來實現,還結合了實地掃描名勝古跡並1:1複刻,以及使用動捕技術,精準捕捉到真人演員的表情和動作。不拘一格的新技術,加上藝術家的無限創意相結合,為大家帶來了震撼的視覺效果和沉浸感拉滿的遊戲體驗。
網傳《黑神話:悟空》的動捕花絮,來自上海體育大學武術生殷凱(kyle)表演的動捕場景,讓很多人直觀感受到了動捕技術的魅力。
通過動捕技術,技術人員得以記錄和收集演員的麵部表情、動作姿態、武打場景等數據信息,再將其給製作團隊。就像是把演員的動作和表情,複製到虛擬的遊戲角色中。這樣一來,即使是非常細微的動作,如奔跑、行走、撓頭,揮舞武器、釋放技能等動作,都能減少違和感,可以說是一氣嗬成。
要知道,這不是動捕技術第一次大放異彩。早些年,動捕技術最先應用在影視行業,像漫威的《複仇者聯盟》係列、把卡梅隆送上神壇的《阿凡達》係列,以及《霍比特人》、《猩球崛起》等等好萊塢大片,都在使用動作捕捉技術,來輔助影片的後期製作。
動捕技術之所以被廣泛應用,是因為它是真的能提高效率。在傳統影視和遊戲創作過程中,對人物的塑造隻能依賴建模技術,後期還需要手動K幀進行逐幀修複,非常繁瑣。引入動捕技術後,隻需像前麵所說,借助動捕設備將真實演員的數據直接映射到虛擬角色上,來讓虛擬角色動作表現更加自然、逼真,極大地增強了觀眾的沉浸感和代入感。
近年來,動捕技術的應用場景越來越多,比如虛擬預演。對於大製作、大場景的拍攝,可以利用動作捕捉完成前期的虛擬預演,將可能出現的問題“扼殺”在前期;再比如一些高難度的、無法實體搭建的場景拍攝,借助動捕技術和XR/虛擬拍攝,可以用更低成本、更快速度完成預想中的效果。
另外,遊戲中的動捕應用,也成為動捕技術應用新場景。像《黑神話·悟空》這樣的3A級遊戲,對動捕技術的要求更高。需要有更高精度的設備,更多的捕捉目標以及多樣的捕捉類型。
比如道具的交互:
手指等動作細節的捕捉:
四足動物的動作捕捉:
還有多目標的捕捉等等。
以上內容,我是從火星動捕合作夥伴青瞳視覺那裏看到的。去年,火星時代聯合青瞳視覺聯合共建動捕實訓教室,為同學們充分掌握和實踐動捕技術,進行綜合能力培養大有益處。
火星老師正在給同學們講解動作捕捉技術的實際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青瞳視覺COO李文博曾經是火星時代94期影視動畫畢業的老學員!
是學長,也是合作方,這可太city了
火星時代與青瞳視覺共建元宇宙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來火星,體驗真正用於行業製作的動捕技術吧!